伤寒源流论
学习中医,伤寒论乃是必学经典,现在可以看到很多版本的伤寒论,比如说名气挺大的梅花本、还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的中医古籍整理成果等等,
面对众多的版本,却难以厘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与世传伤寒论有很大差别的四大古本伤寒论:
- 桂林本、
- 白云阁本、
- 长沙本、
- 涪陵本和
- 东传日本再回传的康平本。
关系纷繁复杂,本文试图简析之。
世传之祖本: 宋本及赵本
众所周知,伤寒论失佚之后,在西晋,经过太医令王叔和搜集整理之后,经过五百多年,流传到宋朝,这个时候以及出现了很多不一样的抄本,有鉴于此,宋英宗平治二年(1056),诏定校勘官定版颁行,此版本即为林亿孙奇整理的版本,出了两个正式的官修本,一个大字本、另一个是小字本。
大约一百年后,金大定十二年,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刊行,成本伤寒论以宋板为底本。成本一出,逐渐取代宋本,成为主要流通版本,反而导致宋本逐步失佚。
到了明朝,赵开美刊刻《仲景全书》时,已无法觅得宋本,不得已用成本为底本,辑如仲景全书,谁知,刚刚完成刻版,竟然复得一部小字本宋板伤寒论,对此,赵开美评价到“固知成注非全文,及得是书,不啻拱璧,转卷间而后知成之荒也,因复并刻之”,赵开美所刻的版本,采用摹刻之法,每页行数、每行字数、行距、字体,全部都与宋板《伤寒论》万全一致。幸得赵开美此举,宋板伤寒论与存亡垂绝之际,得以保存,一灯独传,引来千灯续焰。《仲景全书》一共收书四部:小字本宋本《伤寒论》、成本《注解伤寒论》、宋云公《伤寒类证》、《金匮要略》。
《仲景全书》1599年完成刊刻之后,至清初,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又难觅踪迹,甚至1773年的四库全书中,竟然都无法收录宋本《伤寒论》此书。
至今,赵开美翻刻本的小字宋本,存世仅五部: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台湾故宫博物馆各一。其中其三者为初刻本,有少许错讹;后两者为修刻本,改正初刻版的讹字。其中台湾故宫本有“东海仙蠹室藏”的图章,此为赵开美本人印张,是书为赵开美本人亲手摩研之书。
而宋大字本据称在台湾故宫博物馆有孤本,但未可知尚存否。
成本和赵本的宋本伤寒论,是目前所有世传本的祖本。
四大古本
仲景出伤寒论于西汉,历经失佚,王叔和整理,宋本再整理,赵本重刻,无不都是残本。然于华夏危急存亡的一九三几年,居然连续面世了五个完整程度远超世行本的古本,她们是:
- 长沙古本,1932年浏阳刘崑湘先生公于世
- 涪陵本,1935年四川刘熔先生公于世
- 白云阁本,1939年黄竹斋先生公于世,黄竹斋先生得之于桂林名医罗哲初
- 康平本,1937年,大塚敬节公于世
- 桂林本,1956年,罗哲初过世后,由其子中医罗继寿公于世,相较于白云阁本,卷三多出“六气主客”一节
白云阁本与桂林古本
五个古本中,联系最紧密的当数白云阁本和桂林古本。
白云阁本和桂林本都是以仲景十六代孙张绍祖持有的《伤寒论》十二稿十六卷为母本,将之传给左盛德,然后再传给罗哲初。
1934年,罗哲初的结识好友黄竹斋,并誊抄副本,
1935年罗与黄共事于南京中央国医馆,黄竹斋在序言中写到:“国难作,南京陷,罗君返桂,途遭匪劫,十二稿副本幸存余家”,罗君助人者亦助己,天佑中华,文脉不断。
竹斋先生于1939年公于世,此即为白云阁本。
后1956年,哲初先生之子罗继寿也献出罗家版本,此即为桂林古本。
两个版本内容相似程度极高,唯独桂林本卷三多“六气主客”一节。此节内容,为运气学之概述,罗哲初分享于黄竹斋之版本中,无此内容,疑为其子罗继寿后续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