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宗祖庭---大慈恩寺,护国兴教寺
大慈恩寺以其内的大雁塔闻名于世,来自于西安都以大雁塔为市徽,
大慈恩寺始建于隋开皇9年(589年),初名为无漏寺。至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追赠阴福与其母文德皇后而扩建,后又屡有扩建,盛时有僧众数千,号称13院近900间房屋,异常雄伟豪华。
高僧玄奘为首任上座住持,并在此翻译佛经十余年。
今慈恩寺为唐时慈恩寺之塔院。寺内有*大雁塔*,系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由玄奘法师,为安置西天取经,带回的经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而修建。后又有重建。现塔高64.5米,共七层,整体由下至上呈方锥形,最下一层每边长25米,塔内装有木制楼梯,登临可俯视古都今貌。塔上有精美的线刻佛像,有著名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
这两篇文章,其中的《圣教序》一文,由唐太宗书。《圣教序记》为太宗之子后来的唐高宗李治所撰。文章内容大多为四字骈文,华丽的官样文章,实无内涵可言。但是价值所在,却是其字,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写,圣教即指佛教,刻石碑于大雁塔。
褚遂良已经是登峰之作,然而约十多年后,有西安弘福寺僧人怀仁,集王羲之的字,重刻圣教序为碑,这是圣教序第四次刻碑,因为王羲之又称右将军所有这次刻碑又有《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之称,此碑藏与碑林,今大雁塔下为复制品。
另外两次的刻碑不怎么出名,分别为:
- 显庆二年(657年)王行满楷书,在偃师招提寺;
- 龙朔三年(663年)摹褚遂良楷书,在同州;
上图为褚遂良之版本
上图为怀仁集右将军之版本。
所以圣教序一文,因此而又两个重要的版本: 褚遂良版和怀仁集王羲之版本。皆为书法大家,后世书法者,无不临摹此二帖。
如今这碑被牢牢锁在不见光的砖龛中:
大雁塔的修建,本为保存玄奘法师东归带回来的贝叶经书,贝叶经是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梵文经文,极其宝贵,所以修筑砖塔以防火,久存。
试问:到底玄奘法师所取经文是什么? 恐怕没有多少人
大雁塔,内有木梯,外有青砖,中有土层夯筑。在底层抬望,藻井与法论同转
在第四层,有一部经书,
玄奘三藏法师灵塔:护国兴教寺
护国兴教寺:位于西安城南长安区杜曲镇少陵原畔,是唐代著名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长眠之地。公元644年玄奘法师圆寂于玉华宫(今铜川市西北)。先葬于长安城东南白鹿原上。但因地势较高,在大明宫内即可看到。而高宗李治每每望其方向便泪流不止、伤心欲绝。后经众人议,将玄奘的遗骨于总章二年(669年)迁葬到长安以南的少陵原上,建舍利塔以资纪念。后因塔而寺,寺被命名为“大唐护国兴教寺”,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首。唐肃宗又为玄奘的舍利塔题写了塔额“兴教”二字,寓意大兴佛教。
现寺内仍可观玄奘法师舍利塔与法师的两位圆测法师与窥基法师舍利塔。三塔一字形排开,中间最高者为玄奘法师舍利塔,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座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塔身通体用青砖砌成,作四角锥体,高21.04米,共5级,平面呈正方形,底层边长5米。二层以上塔心实砌,玄奘法师舍利塔造型庄重,装饰简洁,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塔的底层北壁龛内镶有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刻的刘轲撰文《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并序》。塔底层南面有拱形券洞。龛内有玄奘法师的泥塑像。玄奘法师舍利塔左右各有较矮小的砖塔一座,均高7米,都是3级,底边长2米,分别为玄奘法师窥基法师(西侧)(窥基法师原名尉迟洪道,是唐国功臣尉迟敬德的侄子,17岁出家拜玄奘为师,太宗赐法号窥基。50岁时,法师去世在译经院的书案旁边)。和圆测法师(东侧)(圆测法师本是新罗(朝鲜)王的孙子。随遣唐使来到长安,他精通梵语,熟悉汉文,后拜玄奘为师,是唯识宗的继承人之一,临终前,嘱咐将自己陪葬在师父的舍利塔旁。)的舍利塔,分别建造于公元682年和公元1115年。
兴教寺自建成至今千余年间,几度枯荣,历尽沧桑。建寺约百年之后,即“塔无主,寺无僧”。唐文宗太和二年(828),重修塔身。清同治年间(1862-1874)遭兵燹,除三座舍利塔外,全寺付之一炬,几成废墟。1922年寺僧募修大殿、僧房十余间,又先后由朱子桥、程潜增建及修葺塔亭、大殿、藏经楼、山门等,并补修了三塔。1949年后,政府两次拨款整修。1982年以来,又进行了全面修缮、增建。1983年,兴教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现兴教寺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禅堂、藏经楼等。
华严宗祖庭---华严寺
唐时长安城南樊川八大寺之一,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的少陵原畔。寺从初建至今,无高大殿堂建筑记载。始终以凿原为窟,安置佛像及僧众居住,是一座典型的洞窟寺院。但这里却曾有:华严宗初祖杜顺坐定身骨的墓塔、二祖智俨塔、三祖贤首塔、四祖澄观塔。但在清乾隆年间,发生了少陵原崩塌事件,仅存华严初祖杜顺法师塔与四祖清凉国师澄观法师塔两座。1930年陕西大旱,民国政府遣朱子桥先生来陕赈灾,在瞻礼华严寺塔时,见到元代重修碑内有"修塔即降甘露"字句,便于塔前发愿“重修两塔祝愿普雨”。不日,即天降大雨,朱子桥遂与佛教界人士动工修塔,一时传为佳话。
杜顺禅师(557年---640年),俗姓杜,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县)人,十八岁出家,皈依因圣寺珍禅师学习禅观。杜顺禅师一生中,有不少为人治病、除害行善的事迹,受到当时僧俗的崇敬,这对他传法十分有利。唐太宗慕其盛名,引入内宫隆礼崇敬,后妃、王族、贵臣奉之如生佛。杜顺虽是禅师,但又以华严为业,住静终南山,著《华严法界观门》、《华严五教止观》,是为华严宗初祖。现存的杜顺塔呈方形角锥体,共七层,高约二十一米,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每层叠涩出檐,檐下均砌两层菱角牙子,塔身壁面用砖砌成扁柱、栏额、斗拱、昂等,第三层嵌有"无垢净光宝塔"刻石。
澄观禅师(737年---838年),俗姓夏侯,今浙江绍兴人,为华严宗实际创始人法藏圆寂后数十年,中兴华严宗的著名思想家和学者。澄观因感华严的旧疏“文繁义约”,随决心撰华严新疏,历时四年撰写《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二十卷,后又作《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数十卷,这两部书后合刊为《华严经疏钞》,是《华严经》注疏中最重要的著作,因此澄观有华严疏主之称。澄观多次奉敕译经撰疏、入殿讲经,深得皇室尊崇,被委任为天下大僧录主持全国佛教。澄观世寿一百零三岁圆寂,历唐玄宗至文宗九朝。澄观**很多,圭峰宗密、东都僧睿、海外法宝及寂光号为门下四哲;宗密不仅继承其学说,而且发扬光大,被称为华严五祖。澄观的一生以振兴华严为目标,他批判慧苑两重十玄说和四教说,恢复和继承了法藏的五教判释和十玄宗义,并加以发挥,吸收天台宗一念三千的性具说,以发扬华严性起的教义。由于他受禅宗思想的影响,从而极力将华严思想与禅宗融通。澄观的禅教一致、诸宗融通的思想,对中唐以后的中国佛教有很大的影响。
清凉国师塔呈六角形,为七层六面砖塔,高约十七米。塔上嵌有"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刻石。因塔西临原畔,雨水冲刷,有倾覆之虞,长安区政府出资于1986年拆迁,由原址向东南移动十米就地复原。拆迁时在各层塔心发现有鎏金铜佛像、千佛碑和佛经等。在塔基下又发现作风迥异、雕刻精美和两层砖塔,约六米高。据记载,元代曾重建清凉国师塔,但从出土的铜佛和佛经来看,却是清初的遗物。由此可见,地上的五层砖塔应为十八世纪清乾隆年间,少陵原崩塌时,就所毁坏的元代重修妙觉塔基础上重建的。拆迁中发现的地下这两层风格不同的塔,当是元代重修的残塔。在残塔下还发现了塔心内室藏的石函,石函内有盛舍利的白玉瓶。在清凉国师塔侧有十八世纪清雍正年间加封澄观为"妙正真乘禅师"时立的碑石。整修后的华严寺塔,为少陵古原增添了不少光彩。
密宗祖庭---大兴善寺
寺庙位于西安城南的兴善寺西街内。于晋武帝司马炎泰始至泰康年间(265—289年)兴建,距今已有1700余年。初时称为遵善寺。至隋文帝杨坚开皇二年(582年)因寺院扩建,故易名“大兴善寺”。开皇年间,印度僧人纳连地耶舍等人曾先后来到长安,住寺内翻译佛经59部278卷。至唐玄宗开元四年至八年(716年——720年),号称“开元三大士”的印度僧人:不空、金刚智、善无畏、到此传授密宗,大兴善寺因此成为当时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成为中国佛教密宗的发源地。
至唐武宗灭佛。全国众多寺院被拆,大兴善寺更是在劫难逃。虽以后屡有重修,但终不如前。现存除寺院三门、钟鼓楼为康熙年间重建时之古迹外(三门还于近年险些毁在了一群忘本的后人手里),其余建筑基本为近代重建。另外,禅堂内壁间的大镜框里装有“开元三大士传略”,是研究大兴善寺的宝贵资料。后殿的唐代铜佛像与宋代造像也独具风格。